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中国中铁动态   >   【新华网】从“追赶者”到“领军者”——中铁装备公司创新发展纪实
【新华网】从“追赶者”到“领军者”——中铁装备公司创新发展纪实

来源:中铁网

作者:中铁工程装备集团

点击量:3405

发布时间:2014-07-10

【  特大  】

   新华网北京7月9日电(记者 齐中熙)从2008年成功研发下线我国首台国产土压平衡盾构(隧道掘进机),到2013年年产盾构47台,达到国内市场占有率一半。5年间,中国中铁工程装备集团有限公司通过创新实现超越,从 初出茅庐 的 追赶者 ,发展到 中国第一、世界第二 的 领军者 。 从 制造型 向 创造型 转变 2014年7月,郑州市下穿中州大道隧道工程施工现场。一大一小两台矩形盾构不久前各打通了一条100多米下穿隧道,调整到位准备打下一条隧道。 打隧道全靠它。 中铁装备董事长李建斌指着有三层楼高的大个盾构说, 这台盾构机长10.12米,高7.27米,是目前世界上断面超大的矩形盾构机。 要用以往明挖的办法搞这个隧道,没有一年半载完不了。而且城市主干道要 开膛破肚 ,不仅影响美观,更影响百姓出行。 李建斌说, 用这个家伙,半年多差不多就可以完成,还不影响地面交通。 矩形盾构在城市下穿隧道应用在全国尚属首次,世界上也不多见。中铁装备敢于尝试并取得成功,得益于这些年从制造型企业向创造型企业的转变。 据中铁装备总经理谭顺辉介绍,自2008年成功研发出首台国产盾构机以来,公司先后造了160多台盾构设备。但产品绝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把引进消化吸收和自主创新结合起来。近几年公司研发的如远程监控、智能数据统计与分析等,都引领了整个行业的发展,实现了从制造型企业向创造型企业的转变。 由 产品 向 品牌 提升 2013年11月26日,对于中国盾构行业来说是改变历史的一天。 中铁装备在郑州与德国维尔特公司正式签署硬岩掘进机及竖井钻机知识产权收购协议。收购完成后,中铁装备成为世界上能独立生产硬岩掘进机(TBM)、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三大企业之一。 人们感叹,德国这家成立于1895年、在世界硬岩掘进机领域数一数二的 百年老店 ,其品牌、技术、市场统统收归于中国这家成立才十几年的企业。 自公司成立之初,中铁装备就把 三年创市场,五年创品牌 作为企业发展的战略要求。2011年到2013年,公司与国际顶尖品牌全面对标。结合工程实际和客户需求持续优化创新,不断超越,实现企业品牌持续增值。 目前,公司在德国、香港等地建立了营销公司,产品先后出口到马来西亚、新加坡、埃塞俄比亚等国。特别是应用于马来西亚地铁项目的两台盾构机,最高日掘进达21米,提前计划工期43天贯通,创造了马来西亚盾构施工的新纪录。 从 生产 向 服务 发展 在中铁装备监控室记者看到,大屏幕上实时显现出世界各地使用中铁装备盾构产品的工作情况。哪怕远在马来西亚,每一台盾构机在地下掘进的进度、方向等参数都尽在掌握。 前些天,我们发现南宁的一台盾构机在掘进中偏离了30毫米,设备预警后,我们及时告知施工单位,并帮助他们重新调整到位。 谭顺辉告诉记者。 李建斌说,现在中铁装备不仅卖产品,还有增值服务。 我们不仅有这个远程监控中心,还为客户培训员工、提供 管家式 服务,建立高效的网络化售后服务体系。 中铁装备在全国成立了7个服务中心,组建了6个区域合作联盟,主要提供设计咨询、技术培训、配件供应、设备维修、掘进分包和再制造等项目,确保为客户提供及时服务。 目前,中铁装备服务类员工占公司员工总数的近40%,服务创造的利润占利润总额的30%。从最初行业内的 追赶者 ,到现在的 领军者 ,中铁装备正将经营的目光放到整个盾构行业的链条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