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聚焦   >  对标“三个转变” 实现由大变强 ——河南着力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对标“三个转变” 实现由大变强 ——河南着力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来源:中铁工程装备集团有限公司

作者:党委工作部(企业文化部)

点击量:440927

发布时间:2021-05-07

【  特大  】

  

image.png

这两天,郑州中铁装备公司的组装车间依旧一派繁忙景象。7年前,习近平总书记就是在这里做出“三个转变”重要指示的。

  河南是制造业大省,全国41个工业行业大类中,河南拥有40个,工业总量稳居全国第5位。但“大而不强”问题,一直制约着制造业发展。

  要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2014年5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时的谆谆教诲,成为中原大地加速推进高质量发展的持续动能。

  “三个转变”直击短板,也指明方向

  “总书记的讲话直击河南制造业短板,也为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河南省工信厅厅长李涛说。

  中铁工程装备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赵华介绍,生产盾构机的核心部件——主轴承,过去一直依赖进口。总书记讲话后,大家更加认识到“大国重器”核心部件受制于人的状况必须尽快改变!

  为打破技术壁垒,他们自筹资金建起盾构主轴承减速机国产化实验平台,与洛阳LYC轴承有限公司联手,相继攻克了带预紧轴承的设计方法、浮动滚道加工方法及控制技术等技术难题,尤其解决了超宽表面淬火等核心难题。

  经过上万次载荷试验,数次推翻设计方案,他们终于研制出直径4.8米、重约20吨的主轴承,可满足11米级大直径盾构机连续使用1万小时。该轴承在2019年底通过验收,并已成功应用于舟山海底隧道掘进。“更叫绝的是,它可以贯通两个软硬不均地层的区间隧道。”中铁装备副总经理王杜娟说。

  中铁装备不仅给国产盾构装上了“中国芯”,还攻克了刀盘、液压控制系统等关键核心技术。系列产品出口23个国家和地区,产销量连续4年居世界第一。

  郑煤机是河南装备企业的另一个“大块头”。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来这里考察,鼓励大家加强自主创新,发展高端制造、智能制造。郑煤机集团总工程师王永强介绍,目前郑煤机已推广智能化工作面165个,市场占有率达47%,稳居行业第一。

  在“三个转变”思想的指引下,我国第一个千万吨级大型露天矿成套设备、国内首台LGMS-4624型水泥矿渣立磨、世界首台水力驱动式垂直升船机、世界最大最先进的18500吨自由锻造油压机等一大批“河南造”叫响世界市场,电力装备、农机装备等重点大型装备业领跑全国。

  培育五大主导产业,建成现代工业体系

  目前,河南已形成以装备制造、食品制造、新型材料制造、电子制造、汽车制造5大主导产业为重点,以冶金、建材、化工、轻纺4大传统产业为支撑,以智能制造装备、生物医药、节能环保和新能源装备、新一代信息技术4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先导的“544”现代化工业体系,并打造出装备制造、食品制造2个万亿级产业,洛阳动力谷、中原电气谷、平顶山尼龙城等19个千亿级制造业集群。

  始终抓住智能制造的“牛鼻子”不放松。河南还出台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方案、智能制造和工业互联网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智能装备产业发展行动方案等,努力实现“河南制造”向“河南智造”转变。

  一拖集团研制的超级拖拉机I号、无人驾驶拖拉机、动力换挡拖拉机,彻底颠覆了人们对传统拖拉机的认识;卫华起重机实现了远程监测和运维,把笨重的起重机转变成“起重机器人”;宇通客车率先在国内开通5G网络下的无人驾驶公交,全程语音控制、电力驱动、自动行驶;许继电气为世界上已投运的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提供了75%的“大脑”(控制系统)、50%的“心脏”(换流阀)……

  越来越多的河南企业搭上智能化快车,催生出一系列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

  工业互联网融合,数字经济引领

  企业发力,政府给力。

  河南出台《推进5G加工业互联网融合发展实施方案》等一系列举措,为制造业“三个转变”营造良好环境。

  同时,发挥数字经济引领作用,围绕稳定供应链、优化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河南将在“十四五”期间构建“556”产业体系。

  在产业方向上,做强优势产业,提升装备制造、食品制造、电子信息、汽车制造和新材料5大优势产业能级,建设一批重大产业基地;做优传统产业,加快钢铁、有色、化工、建材、轻纺5大传统产业;做大新兴产业,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智能网联及新能源汽车、新能源、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节能环保6大新兴产业。

  “我们为此实施技术创新提升专项。”河南省科技厅副厅长刘英锋介绍,到2022年、2025年,全省高新技术企业分别新增3000家、5000家以上,科技型中小企业分别达到1.2万家、1.5万家;发挥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带动作用,打造沿黄科创走廊,到2022年、2025年,分别建成15家、30家左右省级及以上制造业创新中心;强化技术创新合作,到2022年、2025年,分别建成100家、120家新型研发机构。